本周关于吴越争霸的历史故事已经告一段落,下周我们将用两期节目的时间讲述晋国的兴衰史作为春秋时期的收尾,随后就将正式开启波澜壮阔的战国篇章。每当谈及战国历史,许多观众脑海中总会浮现这样的画面:如狼似虎的秦国将天真单纯的东方六国逐个吞噬。然而,这种认知需要重新审视——秦国确实凶猛如虎狼,但东方六国绝非任人宰割的\"傻白甜\"。
让我们先看看东方六国中最具代表性的齐国。这个在春秋时期就自诩为\"中原警察\"的强国,其霸凌行径可谓罄竹难书。齐襄公的暴虐统治令人闻风丧胆,其恶名甚至能让孩童止啼。进入战国时期,齐国趁燕国内乱之际大举入侵,险些将这个北方邻国从地图上抹去。而那个历经艰辛才存活到战国时代的宋国,在宋王偃励精图治下曾号称\"天下第八强国\",却终究难逃齐国的铁蹄。更令人咋舌的是,灭宋之后的齐国竟同时向楚、赵、魏、韩四国开战,其嚣张气焰直冲云霄。最终招致秦、楚、赵、魏、韩、燕六国联军合纵伐齐,险些遭遇灭顶之灾。
表面弱小的燕国实则暗藏锋芒。在春秋时期默默无闻的燕国,到燕昭王时期重用名将乐毅,仅用五年时间就攻占齐国七十余城,将偌大的齐国打得仅剩即墨、莒城两座孤城。若非田单以火牛阵力挽狂澜,齐国的历史恐怕就要在此画上句号。即便在长平之战后赵国元气大伤之时,燕国将领剧辛仍企图趁火打劫,虽然最终反被赵国教训,但这份胆识足以证明燕国绝非等闲之辈。
展开剩余62%说到赵国,这个北方强国在长平之战前长期压制燕国。名将廉颇的赫赫战功,都是在与东方各国的征战中建立的。值得注意的是,在决定性的长平之战期间,赵国多次求援却无人响应,因为在其他诸侯眼中,秦赵之争不过是两大恶霸的争斗,根本不值得插手。
魏国和韩国同样有过辉煌时期。鼎盛时的魏国将秦国压制在函谷关以西不敢东进,而韩国的军工制造独步天下,当时有\"天下之强弓劲弩皆从韩出\"的美誉。至于楚国,这个从春秋延续到战国的南方霸主,其扩张野心从未停歇。春秋时期楚国吞并小国数量最多,战国时期更是一举消灭了曾经称霸东南的越国——要知道,越国可是终结吴国霸业、成为春秋最后霸主的强国。即便在战国末期奄奄一息之际,楚国仍有余力吞并鲁国。
战国时期被史家称为\"大争之世\",这是一个弱肉强食的丛林世界。在这个特殊的历史阶段,侵略扩张成为主流价值,军事强人备受推崇。白起在长平之战坑杀四十万降卒的暴行,商鞅变法过程中的血腥手段,非但没有遭到谴责,反而被时人视为强国的必要之恶。就连完成统一大业的秦始皇,其征战过程中造成的伤亡难以计数,却被后世尊为\"千古一帝\"。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相对仁厚的楚怀王却因轻信张仪\"六百里地\"的谎言而沦为千古笑柄。
要理解这段充满矛盾的历史,关键在于把握当时瞬息万变的国际关系。在这个没有永恒朋友只有永恒利益的年代,诸侯国之间的合纵连横往往出人意料。当我们看到某些看似不合常理的历史事件时,只需记住:在战国这个特殊的舞台上,昨日的死敌可能成为今天的盟友,而今天的盟友也许就是明日的仇雠。这种复杂多变的政治博弈,正是战国历史的魅力所在。
发布于:天津市金河配资-在线实盘配资-线上炒股配资-股票杠杆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