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美国国防政策副部长埃尔布里奇·科尔比在与英国防务官员的闭门会议上干了件事:他当面叫停了英国航母赴亚太的部署计划。
消息传出,知情人士透露科尔比毫不客气地训斥英方,要求英国召回前往亚太的航母,并甩出硬邦邦的一句话——"不希望你们在那里。"
英国人当场懵了。
他们拼拼凑凑好不容易攒出一支航母战斗群,4月从英国出发,盘算着延续2021年伊丽莎白女王号亚太之行的"威风",替美国冲锋陷阵。
结果呢?
没等来喝彩,先挨了一顿训。
更讽刺的是,这艘雄心勃勃的威尔士亲王号航母编队6月底抵达新加坡后,原本计划进南海刷存在感,却在南海边上玩了个"原地漂移",直接扭头溜去澳大利亚参加联合军演了。
美国为什么拦着英国出头?
科尔比的态度揭了底牌:在对抗中国这盘棋上,美国必须独占指挥权。
哪怕是最亲密的跟班,也不许擅自行动。
为什么?
原因赤裸裸:一是怕英国破坏美国设定的博弈节奏,二是担心引发中方强力反制,最后还得美国自己擦屁股。
在科尔比眼里,英国航母在南海晃荡根本不是帮忙,而是个"危险的累赘"——真要闹出乱子,全世界的目光必然聚焦美国:你出不出手?
怎么出手?
特朗普政府的逻辑在此显露无遗:对抗中国是头号目标,但必须按我的剧本来演。
科尔比作为"美国优先派"的急先锋,行事风格俨然特朗普第二任期的缩影。
这套战略的底色是冰冷的工具主义:盟友的价值仅在于能否替美国牟利。
能为美国创造利益的就是棋子;让美国承担额外责任的立马成了累赘。
他们并非反对对抗中国,而是严令盟友——"你可以配合演出,但别给自己加戏!"
英国这届政府显然没看懂剧本。
2021年讨好拜登政府时,英国派出伊丽莎白号航母高调穿越南海;如今特朗普上台,又想如法炮制去表忠心,结果热脸贴了冷屁股。
不仅科尔比当面呵斥其"不要插手印太",就连航母行程都缩水成"绕南海而行"。
对比2021年伊丽莎白号在南海的张扬姿态,此番威尔士亲王号的低调改道,无异于挨了一记无声的耳光。
这种反差恰恰证明:没有美国点头,英国连挑衅的资格都没有。
更尴尬的是,英国此番"力挺美国反遭训斥"的窘态,已沦为国际笑谈。
印度媒体毫不留情地嘲讽英国航母战斗群外强中干,拼凑的舰艇与滞留海外机场的F-35战机暴露了皇家海军的颓势。
当殖民者被曾经的殖民地耻笑时,历史的天平早已倾斜。
英国本想通过航母部署重拾"帝国余晖",结果既得罪了中国,又遭美国当众斥责,还让全球围观其狼狈之态,堪称当代"吃力不讨好"的典型教材。
这场闹剧揭穿了"英美特殊关系"的真相:美国要的从来不是平起平坐的盟友,而是绝对服从的棋子。
科尔比的呵斥与英国航母的转向,本质上都是霸权逻辑的延伸——规则由美国定,节奏由美国控,棋子只需乖乖待在该在的位置。
那些幻想通过挑衅中国来换取美国青睐的国家该清醒了:当跟班也要懂规矩。
而规矩的核心很简单:在美国导演的地缘政治大戏里,没有你的台词时,最好闭嘴。
消息来源:
金河配资-在线实盘配资-线上炒股配资-股票杠杆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