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志愿服务项目孵化基地(内蒙古)首批入孵项目路演大赛在内蒙古师范大学举办。来自全区各盟市及高校、社会组织的35个入孵项目通过路演展示的形式,集中展现了内蒙古志愿服务项目化、专业化、品牌化建设成果。此次大赛由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社会工作部指导,内蒙古师范大学承办,旨在搭建志愿服务交流平台,推动优质项目落地,为北疆志愿服务事业注入新动能。
内蒙古师范大学党委委员、宣传部部长,内蒙古志愿服务项目孵化基地主任王志强在大赛开幕式上致辞。
过去的一年,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区志愿服务事业蓬勃发展,“北疆党旗红”引领下的“志愿耀北疆”品牌已深入人心。志愿服务不仅成为社会治理的重要力量,更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亮丽名片,为青年成长搭建了广阔的舞台。随着志愿服务项目化、制度化、品牌化的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志愿者和社会组织投身公益,用爱心与责任书写新时代的奉献篇章。过去的一年,志愿服务项目孵化基地(内蒙古)在自治区党委社会工作部的指导下,在内蒙古师范大学党委的大力支持下,从阵地建设、项目孵化、课题研究、培训指导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工作,目前,正式入孵志愿服务项目60项,立项课题13项,在全区建设了两个盟市孵化中心,累计培育志愿服务项目103项,为赤峰市、兴安盟、乌海市、鄂尔多斯市、锡林郭勒盟等五个盟市盟市、11个旗县指导培训项目17次。
展开剩余86%部分项目路演展示
本次路演参赛项目覆盖党建引领、行业赋能、应急救援、乡村振兴、文化传承、基层治理六大领域,凸显“精准化服务”与“创新性实践”特色。来自北京乐知社会组织能力促进中心、自治区党委社会工作部、自治区教育厅、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包头市土默特右旗、呼和浩特市玉泉区华宇社区等各领域的7位评委,从“需求精准性”“服务创新性”“资源可持续性”“品牌影响力”四个维度进行了综合评审。
一等奖项目
最终,内蒙古广播电视台报送的“雷蒙公益:融媒聚力 公益前行”志愿服务项目、赤峰市委社会工作部报送的“赤诚暖新 益志红山”关爱新就业群体志愿服务项目、呼和浩特市委社会工作部报送的“行走在城市中的小细胞”志愿服务项目获得一等奖。
二等奖项目
来自锡林郭勒盟的“金枝调解室”志愿服务项目、内蒙古师范大学的“教育关爱 互启新程”志愿服务项目、乌海市的共享“妈妈”巾帼志愿服务项目、鄂尔多斯市的“遗鸥之翼”盐碱湿地精灵的守护者志愿服务项目和乌海市的“我帮你点亮回家的路”志愿服务项目获得二等奖。
三等奖项目
获得三等奖的项目分别是:赤峰市委社会工作部报送的“‘膳’行敖汉”志愿服务项目、锡林郭勒盟委社会工作部报送的“再青春”志愿服务项目、内蒙古化工职业学院报送的“匠心传承 美育未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推广志愿服务项目、内蒙古电力集团报送的“电靓北疆—电博士亮未来”志愿服务项目、内蒙古工业大学报送的“铜芯圆”志愿服务项目、内蒙古自治区体育局报送的“全民健身‘益’起来 健康你我动起来” 全民健身志愿服务项目、鄂尔多斯市委社会工作部报送的“康法护苗”普法志愿服务项目以及内蒙古工业大学报送的“启航红领巾”志愿服务项目。
优秀奖项目
“这次路演不仅是一次展示,更是一次学习提升的机会。”锡林郭勒盟“金枝调解室”志愿服务项目负责人王金枝表示,“专家的点评和建议,为我们优化服务流程提供了新思路。”
评委、内蒙古大学秦志宏教授点评
评委、北京知名社会组织负责人黄冠华点评
据志愿服务项目孵化基地(内蒙古)有关负责同志介绍,自2024年8月启动建设以来,已建立“项目征集-评审入库-培训赋能-资源对接-评估推广”全链条培育机制。首批入孵的60个项目正在接受跟踪指导,此前已先后进行了1次线下集中培训、1次线上集中辅导,同时对部分项目进行了实地调研,此次路演比赛的成绩将作为一项重要评价指标,基地将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最终出壳项目。
比赛现场
此次路演大赛的举办,标志着内蒙古志愿服务事业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迈出了关键一步。随着首批入孵项目的落地实施,北疆大地上正涌现出更多有温度、有力度、有深度的志愿服务实践,为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内蒙古篇章凝聚起磅礴的志愿力量。
内蒙古师范大学大学生志愿者庞振华主持比赛
今后,基地将继续以“项目化运作、专业化培育、品牌化打造、社会化发展”为路径,秉持“孵化一批、示范一批、带动一批”的核心理念,为全区志愿服务项目提供政策支持、专业培训、资源对接和成长平台,用心、用情、用力擦亮北疆志愿红。
来源:文明之鉴
发布于:内蒙古自治区金河配资-在线实盘配资-线上炒股配资-股票杠杆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