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江湖,有人靠本事吃饭,有人靠情面赏饭,但最怕的就是,端着情面赏来的金饭碗,还反过来骂厨子菜做得不好。 德云社这艘相声航母的甲板上,最近就上演了这么一出让人啼笑皆非的戏码,主角宁云祥,一个顶着“创始人外孙”光环的“云”字科弟子,亲手点燃了一把火,本想烧向师父郭德纲,却没想到风向一转,燎了自己的眉毛。
一纸长文,洋洋洒洒,仿佛是积攒了多年的委屈要一次性喷发。 宁云祥的控诉,矛头直指两件事。
其一,是为他父亲喊冤。 他声称,当年名噪一时的“郭家菜”餐厅倒闭,锅不该由他当大堂经理的父亲来背。
在他笔下,父亲只是个迎来送往、管管服务员的普通角色,对餐厅的生死命脉——采购、定价、品控——毫无话语权。 这话说得,听起来好像有点道理,一个大堂经理,怎么能决定一个餐厅的命运呢? 可看客们稍一琢磨,就咂摸出了别的味道。
他父亲这个大堂经理的位子,是怎么来的?还不是靠着德云社元老、宁云祥的外公张文顺先生的面子。 这本身就是一份“情面饭”。一个在经营管理上并无过人之处的人,被安置在重要岗位上,餐厅本身又因郭德纲的名气而宾客盈门,这种靠人情和名气堆起来的生意,若是内部管理跟不上,入不敷出几乎是注定的结局。
宁云祥的澄清,非但没能让他父亲摘清关系,反而更像是一面镜子,照出了这个家族与德云社之间,那份剪不断理还乱的人情债。 澄清完父亲的“冤屈”,宁云祥便开始为自己的“不幸”大书特书。
他抱怨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演到半夜三更,到手的薪水却少得可怜,这是他2013年第一次萌生退意的原因。 这话听着让人同情,可相声这行当,跟所有演艺圈一样,是典型的“本事经济”。观众缘、舞台效果、包袱响不响,这些才是决定你收入的关键。
网友们可不傻,一句话就怼了回去:“是不是因为活儿不行,观众不买账,所以才挣得少?”这灵魂拷问,可谓一针见血。 如果说薪资问题还只是铺垫,那他抛出的重磅炸弹,就是关于社保的问题。
他直言自己主动取消了德云社演员认证,因为德云社压根没给他交社保,这么多年都是他自掏腰包。 此言一出,舆论瞬间哗然。
不给员工交社保?这在今天可是个能把企业钉在耻辱柱上的大问题。 “忘恩负义”“压榨员工”的帽子,铺天盖地地向郭德纲和德云社飞去。
当德云社的参保记录被摆上台面时,情况发生了180度的大转弯。 数据显示,德云社的参保率高达98%。
那剩下的2%是怎么回事?原来,公司有明确规定:演员的演出场次必须达到一定标准,公司才会承担社保缴纳。 这是一条再正常不过的绩效激励条款。
宁云祥的控诉,恰恰是玩了一手“选择性叙事”的高明把戏,他只说了结果——自己自费交社保,却刻意隐瞒了原因——自己未能完成约定的演出任务。 这一手,差点就把郭德纲拖进了泥潭。
整个事件中,郭德纲本人始终保持着一种耐人寻味的沉默,只在一次直播中,面对满屏的追问,云淡风轻地回了一句:“员工的社保每个月都交”。这看似轻描淡写的回应,却透着一股“你尽管闹,我懒得理你”的底气。 而正是这份底气,让网友们的好奇心彻底爆发了,大家开始深挖:这位备受“委屈”的宁云祥,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不挖不知道,一挖吓一跳。
这位“太子爷”的业务能力,简直是德云社里的一股“清流”。相声演员的基本功“说学逗唱”,在他身上似乎成了老大难。 贯口,是基本功里的基本功,《报菜名》《八扇屏》这些经典段子,要求的就是一个字正腔圆、行云流水。
可到了宁云祥嘴里,磕磕绊绊、忘词卡壳是家常便饭。 学唱方面更是灾难,据说有一次在小剧场学唱京剧《贵妃醉酒》,那效果,直接把台下的观众给“唱”走了,气得拍桌子离场。
基本功都如此稀碎,更别提抖包袱这种需要灵气和节奏感的高阶技能了。 这样的舞台表现,不红,挣得少,难道不是市场规律的必然结果吗? 业务能力拉胯也就罢了,人品和性格上的黑料更是层出不穷。
脾气火爆,曾为了一次表演机会,和同门师兄弟在后台差点大打出手。 性格极度自负,听不进任何人的劝告。
更令人三观震碎的是,他甚至公开发表过“外公死早了”的言论,要知道,他今天在德云社所拥有的一切特权,几乎都源于他外公张文顺先生的余荫。 再加上之前发文暗讽曹鹤阳、秦霄贤等当红师兄弟,一系列操作下来,他的人设算是彻底崩塌了。
我们常常在生活中看到这样的人,他们因为家庭背景或某些特殊关系,获得了一条比别人平坦得多的路。 他们习惯了被照顾,习惯了索取,一旦外界给予的不符合他们的预期,他们不会反思自己的不足,而是会觉得是世界亏欠了他们。
宁云祥的困境,本质上就是“人情”与“规矩”的冲突。 郭德纲念及与张文顺先生共同创立德云社的情谊,对宁云祥可谓是仁至义尽。
从他一进门就破格收为“云”字科,免去了层层选拔的辛苦,到后来倾斜大量资源,带着他商演、为他办专场,甚至把他和张云雷、张鹤伦、孟鹤堂并列为“德云四公子”,这份待遇,比亲儿子郭麒麟都有过之而无不及。 郭德纲给足了“人情”,但德云社作为一个年收入数以亿计的商业帝国,它必须有自己的“规矩”。规矩就是,你得上台,你得有活儿,你得对得起买票的观众。
当宁云祥的业务能力始终无法支撑起这份资源倾斜时,“人情”的保护罩就开始变得脆弱。 郭德纲不可能为了一个扶不起的阿斗,去砸掉整个德云社的招牌。
当宁云祥选择用公开控诉的方式来撕破脸皮时,他其实是亲手斩断了那根维系着他与德云社的最后的情分纽带。 说到底,这个世界终究是靠实力说话的。
情分可以让你轻松地登上舞台,但能不能在舞台上站稳,站得漂亮,最终还是要看你自己的本事。 当本事配不上野心,当索取超过了贡献,再深厚的情分也会被消磨殆尽。
宁云祥的这场闹剧,既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也是对他外公张文顺先生留下的那份宝贵情谊的巨大消耗。 如今,他主动取消了演员认证,算是彻底和德云社划清了界限。
只是,离开了德云社这棵大树,离开了“张文顺外孙”这个标签,他宁云祥,还剩下什么呢?这个问题的答案,或许只有他自己心里最清楚。 对于看客而言,我们不禁要思考一个问题:当一个人拥有了得天独厚的“背景”优势时,这究竟是助他高飞的翅膀,还是让他忘记如何奔跑的枷锁?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
金河配资-在线实盘配资-线上炒股配资-股票杠杆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